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

发表时间:2024-07-31 02:29:31 来源:网友投稿

柯伊伯带(英语:Kuiper 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伊伯带、古柏带,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杰拉德柯伊伯提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个由冰物质运行的带状区域,为了纪念柯伊伯的发现,这个区域被命名为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大约从30天文单位伸展到55天文单位,从39.5天文单位的2:3共振区域延展到48天文单位的1:2共振区域。柯伊伯带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黄道平面上下10度的范围内,但还是有许多天体散布在更宽广数倍的空间内,而且,这意味着柯伊伯带对黄道平面有1.86度的倾斜,由于存在着轨道共振,海王星对柯伊伯带的结构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在与太阳系年龄比较的时标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在某些轨道上的天体不稳定,不是将她们送入内太阳系内,就是逐入离散盘或星际空间内。这在柯伊伯带内制造出一些与小行星带内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区域,例如,在40至42天文单位的距离上,没有天体能稳定的存在于这个区间内。无论何时在这个区间内被观测到的天体,都是最近才进入并且会被移出到其他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