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三从四德是哪些

三从四德是哪些

发表时间:2024-07-31 02:53:32 来源:网友投稿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到解放前妇女应有的品德,三从是未嫁从(听从)父、既嫁从(辅助)夫、夫死从(抚养)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古时候为妇女设立的道德标准。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封建礼教束缚、压迫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出处《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有明文规定的"内外有别"始于西周。周灭商建立了第一个血缘贵族统治的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等的制度文明,史称"周公制礼"。权位和分配和继承需要确定贵族男子本位的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组织上的保证,划分男女分工位置以排除妇女在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参与,男女内外有别的制度习俗形成了。内外有别的意义不在于"分"与"别",而在于男性外部空间和职分是无限的、开放的、重要的和有发展潜力的,而妇女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封闭的、循环的和被贬低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