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哪个正确

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哪个正确

发表时间:2024-07-31 03:33:58 来源:网友投稿

"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都是正确的,"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意思一样,都是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量:估量。

"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译文: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在现今河南省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叫郑国,一个叫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起战争。虽然看上去郑国和息国都是小国,但实际上,郑国的人力和物力都要强于息国。在军事实力上,息国也不是郑国的对手。最终息国被打败了,其国力也大为消耗,变得更加衰弱。

此时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人分析后认为:息国即将灭亡。他们的理由有这样几个:其一,息国不注重自己国家的德行;其二,息国过高地估量了自己国家的实力,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军事实力;其三,息国没有处理好与自己亲近的国家间的关系;其四,息国没有阐明出兵郑国的原因;其五,息国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会失败以及由谁负这个责任。息国犯了以上这五条错误,由此推断它会面临亡国的境地,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吗?

这些人的预言果然变为现实。没过多久楚国向息国发起攻势,一举吞并了息国。

寓意:

不自量力者往往会遭到失败,所以人们要在进行某项决策时,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准确分析情况。然后根据"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做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百战不殆"。当然人们也不能拘泥于凡事一定要做到有准备,有把握,确保胜券在握;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不多的;恰恰相反,什么事都能做到知己知彼的情况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对方的情况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让去看得一清二楚的,其中有许多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要有一线希望,人们就有必要去尝试一下,争取一下。也许这种大胆与尝试也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过于追求保险,过于强调稳重,过于恪守有把握,就容易落入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保守自封臼套,这就很难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没有进取就没有创新,这不符合时代与事业发展需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