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怎么被清朝灭了
明朝灭亡过程:
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腐化;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
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
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多尔衮率领清军占领北京,自此开始了清朝时期。
南明灭亡过程:
1661年清军三路攻入云南,永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达收留。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台湾荷军向郑成功投降。四月十五日朱由榔与儿子朱慈煊被吴三桂绞杀在昆明;郑成功二子郑经在思明与乳母私通,加上当时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又闻朱由榔在云南被杀,郑成功数痛攻心,于五月初一日病逝(据最近考证是被暗杀);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在真腊得知永历帝死讯,也忧愤而死。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于8月12日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朱由榔侍从近卫,朱由榔最后被吴三桂所杀。十一月郑经从厦门来到台湾接手经营,名义上仍奉永历帝为正朔,继续沿用永历年号。南明亡。
明朝灭亡的原因:
1、军事力量的衰败:
明军之所以能对抗如此强大的蒙古军继而,又成功消灭众多的起义军这与明朝鼻祖朱元璋所事事的军事制度休戚相关,而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是明朝得以兴盛的根本。但是时过境迁,明朝的军事制度依然跟不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是最后明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2、以文制武政策的影响:
明朝的军国大事的决定工作以及前线的人事任免工作往往就成了文官的职责。出于各种集团争斗的需求,这种极其重要的人事任免到了争斗的角度就编程了儿戏一般。更有甚者将文官派往前线指挥战斗,丝毫不懂军事的文官为了一己私利将整个战局毁坏,这对于明朝来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3、明末党争的影响:
东林党源于顾宪成组办的东林书院。东林党争起因是内阁缺人,顾宪成极力主张颇有政绩的淮扬巡抚李三才入阁,结果被反对李三才入阁的势力抹黑漫骂,东林党所以兴起,朝中其它各党便集中火力攻击东林党。阉党专权后东林党更受到严重打击,直到崇祯年间东林党才重新被启用。哪朝哪代都有党争,而且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争不仅不会使天下灭亡,反而会稳固君主的统治。
4、宦官专政:
从万历中期以后,宦官的地位就衰落了,有人说魏忠贤。魏忠贤的确飞扬跋扈,但天启帝用魏忠贤正是为了对付东林党,所以魏忠贤再跋扈,乾坤也在天启那里掌握着。
5、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奋起起义:
明朝从万历四十七年开始一直到崇祯的十三年的期间,明朝中几乎年年都有自然灾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可以说是自然灾害这一看不见的强大敌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之下,拖垮了明朝的社会经济,为清军入关创造了"大树自扑"的必要历史条件。明末天下大乱,首先是从陕西开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的受灾之早,受灾之重。民不聊生无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