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什么意思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克: 约束,抑制。
己:自己,此处指由自己的私欲而产生的思想和所作所为。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回答颜渊的一句话。
人性中好的一面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的,"礼"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没有谁生而知礼,知"礼"是一个需要逐渐培养的过程,内心修为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的。
原文: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晋,为仁由己,们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请教什么是 仁"。孔子说: "克服自己的私欲,所作所为符合社会公德就是仁。哪一天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那么天下会成为仁的世界。这些所作所为都在自己,难道还要依靠别人来监督吗? "颜渊说: "请问具体的准则。 孔子说: 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颜渊说: "我即使不才,也要按照这些话去做。"
"非礼"的相关见解:
人,不但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和别人息息相关的。 人不可能没有私欲, 但又不能不受社会公德的约束, 否则就会私欲横流,人类也就早就被自己吞没了。所谓的礼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社会公德,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人们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就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即是不仁之人。 无礼不仁之人,无视社会公德,损人利己,不顾廉耻;或损公肥私,以身试法; 或见利忘义,坑害别人; 或欺生杀熟,牟取私利。诸如此类皆由人的一己私欲而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没有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社会机制,人间就会变成地狱,而不是天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