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意思是什么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意思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31 03:36:05 来源:网友投稿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

该句出自《荀子劝学》。

原文选段: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注释:

焉:于之,在那里。

渊:深水。

译文:

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蒙鸠",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的草,名字叫"射干",只有四寸高,生长在高山上,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不靠近,下人不穿戴。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荀子》简介: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自己所写。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中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对汉赋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所以后人将他和屈原一起尊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