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是什么意思
"同病相怜"是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怜:怜惜,同情。
它出自于: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意思是:有相同的病的人要相互怜悯,有相同的忧患的人要相互救助。
近义词:
同舟共济
读音:tng zhōu gng j
释义: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
示例: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反义词:
幸灾乐祸
拼音: xng zāi l hu。
释义: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或者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感到开心。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为此两下面和意不和,巴不能刘家有些事故,幸灾乐祸。"
示例:对于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应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
造句:
1、老王和老张同病相怜,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2、由于家境相似,他俩对对方的遭遇同病相怜。
3、你我都是孤儿,同病相怜,要自尊自爱。
4、你我都是孤儿,无依无靠,同病相怜。
5、那是一对同病相怜的好姐妹。
6、在医院里,同室的病人大有同病相怜的感叹,不但彼此互相帮助,话语上也能体贴入微。
7、你我都是学生,作业负担又重,真是同病相怜的人。
8、他们真是一对同病相怜的苦难街友,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却都失业饱受飢寒之苦。
9、屑一顾;你诋毁其他女人,她会同病相怜。
10、他们两个都是孤儿,从小同病相怜,亲如手足。
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楚平王是出了名的昏君。他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要把太子建治罪。太子建听说楚平王要处死他,赶忙带着家眷逃走了。于是楚平王迁怒于太子建的太傅伍奢,当时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在外地。楚平王要赶尽杀绝,又哄骗伍奢叫回他的两个儿子,伍奢不知是计,写信叫他的两个儿子回来。伍尚得到信就真的回到楚国都城,结果和伍奢一起被杀害了,而伍员没有回去,从楚国逃走了。
伍员就是伍子胥,他后来逃到了吴国,得到了吴国公子光的信任,并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公子光即位以后,就是吴王阖闾,他重用伍子胥,让他掌管军国大事。
过了几年楚国的另一个大臣郤宛也被奸臣陷害,全家都被处死。
他有一个亲戚,名叫伯嚭,他是郤宛从小抚养大的,对郤宛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卻宛被杀以后,伯嚭也逃了出来,他听说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去投奔伍子胥。
伯嚭到了吴国,找到伍子胥。伍子胥听说他的遭遇和自己相似,十分同情,就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马上向吴王阖闾推荐。有人见伍子胥对伯嚭这么热心,就问他:"伯嚭刚到这里,他的为人到底怎样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一见面就这样信任他呢?"
伍子胥说:"这是因为他和我有相同的冤仇。俗话说得好有相同的病的人要相互怜悯,有相同的忧患的人要相互救助。他和我的遭遇相同,我当然要帮助他。"
吴王阖闾看在伍子胥的面上,就收留了伯嚭,还封他做了太宰。
成语寓意:
伯嚭被奸臣所害,逃到了吴国,找到伍子胥。伍子胥听说他的遭遇和自己相似,便收留了伯嚭,还帮助他做了太宰。人们跟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在一起时,更容易有共同语言,获得内心的一种稳定感。在遇到同病相怜的人时,应该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只有这样才能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同时同病相怜的人相互之间因为步调太过统一,缺少不一样的声音和意见,会限制人们的发展,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除了要大量结识与自己有相似特质的人外,还要与相异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补充和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