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宣子骤谏的骤是什么意思

宣子骤谏的骤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31 03:36:30 来源:网友投稿

"宣子骤谏"的"骤"的意思是:屡次。

"宣子骤谏"的意思是:赵盾又多次劝谏。

"宣子骤谏"的出处: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晋灵公不君》。

相关原文片段: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闢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相关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人做事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可以善终。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相关注释:

骤:多次。

鉏麑(ch n):晋国力士。贼:刺杀。

辟:开着。

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