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昔孟母,择邻处是什么意思

昔孟母,择邻处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31 03:37:31 来源:网友投稿

"昔孟母,择邻处"的意思: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昔孟母,择邻处"的出处:

宋代王应麟《三字经》。

原文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

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没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一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三字经》的介绍: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