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的意思是: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处:
出自《论语泰伯》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相关作品介绍: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