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郊庙"的意思:
1、古代天子祭天地与祖先。
《书舜典》"汝作秩宗" 孔传:"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 孔颖达疏:"郊谓祭天南郊,祭地北郊;庙谓祭先祖,即《周礼》所谓天神人鬼地祇之礼是也。"
《清史稿礼志十一》:" 高宗 母 崇庆皇太后 钮祜禄氏 ,四十二年正月崩礼臣上丧仪,援 雍正 九年例,二十七日内遇郊庙大事,素服致祭,乐设不作。"
2、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
汉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使从事中郎徐勋 ,就发遣操,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章炳麟 《訄书述图》:" 汉建昭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羣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
3、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庙的音乐。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暨后汉 《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夔旷。"周振甫注:"郊庙:郊,祭天乐;庙,祭祖庙乐。"
4、借指国家政权。
汉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王莽窃位, 汉祚中移。考翼佐世祖匡復郊庙,锡封茅土。"
"郊庙"的造句:
1、菓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
2、汉代用于郊庙祭祀的乐府今存有高祖时代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代的《郊祀歌》。
3、大捷报京,明世宗甚喜,亲率文武百官至郊庙举行隆重的告谢典礼,以庆贺大捷。
4、以祭祀活动作为创作出发点的郊庙歌辞,在内容上重在描述和表现人与天地、鬼神之交往、沟通,其敬天、亲人的内在精神与祭祀本身的内涵是相一致的。
"郊"的意思:
城外:郊区。郊外。郊游。郊野。荒郊。
"庙"的意思:
1、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2、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