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乡愁产生的人文社会背景

乡愁产生的人文社会背景

发表时间:2024-07-31 07:45:57 来源:网友投稿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先生应邀前往香港主持讲座,在当天下午的“狮子山诗歌朗诵会”上;78岁的余老同郑愁予、岑昆南、蔡炎培等三位著名诗人及香港文学奖冠军诗人,与大众一起分享新诗的朗诵与欣赏心得。“情人”香港风韵依旧话闸子从他对“情人”香港的印象开始。余先生笑称说香港是“情人”,源于其在《从母亲到外遇》的文章里有此一提。“香港是情人,因为我和她曾有12年的缘分,最后虽然分了手,却不是为了争端。”“那10多年,是我收获最大的时期。当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的时候,我出了好多的作品。香港紧靠内地,又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中西交汇,古今衔接,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人文景观,都值得欣赏。”30多年过去了,香港,在余光中的眼里,仍像昔日的“情人”一样,“混血美人”,惊艳无减、风韵依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