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救助有哪些方式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保障范围和对象。
凡属我县户籍的农村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产状况规定的家庭,均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二)保障类别。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困难程度,最低生活保障划分头3C类三个类别。A类对象主要是指因主要劳动力亡故、重度残疾、患病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B类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因残、因学等造成劳动力缺乏或家庭支出负担过重,导致基本生活困家庭;C类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灵活就业,收入低或不稳定造成人均低于保障标准,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三)家庭成员的认定。申请对象家庭人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的规定及公安部门制发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核定,指具有赡养、抚(扶)养关系,户口在一起并共同生活的成员。家庭成员中大中专院校学习,户口虽已迁出,但也可纳入家庭人口计算;具有赡养的家庭成员,其户口虽已独立,但应纳入赡养人家庭人口计算。(四)家庭收入核对。家庭收入核对的内容和范围包括核对对象拥有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五)低保审核审批程序。
1、申请。由低保申请人携带申请书、身份户口本以及相关困难证明等材料原件到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低2、受理。乡镇人民政府将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相关困难证明材料扫传至低保系统;申请人在低保信息系统打印出的《核对授权书》、保申请表》上签字按手印确认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3、乡镇初审。第一乡镇入户调查;第二步,民主评议;第三步,乡镇公示;第四步,乡镇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完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