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辅音音标

辅音音标

发表时间:2024-07-31 10:59:18 来源:网友投稿

辅音音标是指发音时受到发音器官的阻碍发出的声音,分为清辅和浊辅,共28个。清辅音:[p]、[t]、[k]、[f]、[s]、[θ]、[ʃ]、[tʃ]、[tr]、[ts]。浊辅音:[d]、[g]、[v]、[z]、[ð]、[ʒ]、[dʒ]、[dr]、[dz]。3个鼻音:[m]、[n]、[ŋ]。3个似拼音:[h]、[r]、[l]。2个半元音:[w]、[j]。

辅音发音时气流从肺中呼出,经过声门、咽腔、口腔或鼻腔时,受到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阻碍,不能畅通。由于阻碍部位(发音部位)和阻碍的方法及除去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不同,造成不同的辅音。如[p]、[t]、[k]的不同,就是发音部位的不同。[p]、[p]的不同,就是发音方法的不同。

发辅音时有关阻碍部位的肌肉,产生局部的紧张,如发[t]时,舌尖部位紧张,发[k]时,舌根部位紧张。发辅音时的气流要比发元音时的气流强。语音学上将辅音的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成阻是发音时阻碍作用的开始形成,发音器官从静止或其它状态转到发一种辅音时所必须构成阻碍状态的过程,如发[p]时,双唇紧闭,软腭上升;持阻,是发音中阻碍作用的持续,发音器官从开始成阻到最后除阻的中间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