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孝与死孝文言文翻译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说:“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
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生孝与死孝》原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1、大丧:父母之丧。
2、鸡骨支床:形容非常消瘦,憔悴倚床。鸡骨:形容其瘦态。
3、武帝: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
4、刘仲雄:名毅,东莱掖(今山东省莱州)人,亮直清方。
4、省:(xǐng)探望,拜访,看望。
5、过:过度。
6、生孝:指恪守丧礼礼制,只能尽哀之形的做法。
7、死孝:指居丧尽哀之实,几近于死的孝行。
资料拓展
王戎:字濬冲,晋代人。受命征伐吴国,吴国平定后,封爵安丰侯。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服丧期间不拘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和峤(jiào):字长舆,晋汝南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人,仕晋武帝,性吝啬。任中书令、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服丧期间谨守礼法,量米而食,不多吃饭,但不如王戎憔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