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明清最高学府是什么

明清最高学府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31 11:21:00 来源:网友投稿

国子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国子学即国子监。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机构设置为博士五人,正五品上。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的前身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