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rz粗糙度算法

rz粗糙度算法

发表时间:2024-07-31 13:15:41 来源:网友投稿

国家标准规定: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应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三个中选取。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l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Rz=(∑_(i=1)^5?〖y_pi+∑_(i=1)^5?y_vi 〗)/5 式中 ypi-----第i个最大的轮廓峰高; yvi------第i个最大的轮廓谷深。 取样长度l是用于判别和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长度,它在轮廓总的走向上量取。规定和选择这段长度是为了限制和消弱表面波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常用的取样长度为: Rz≥0.025-0.10μm时,l=0.08mm; Rz>0.10-0.50μm时,l=0.25mm; Rz>0.50-10.0μm时,l=0.8mm; Rz>10.0-50.0μm时,l=2.5mm; Rz>

50-320μm时,l=8mm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