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氏源于哪里
源自上古席老师的席氏,是发源于河南;分自春秋时代晋国籍氏的席氏,则是发源于山西 席姓起源「席」源出: 避讳改姓。
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其先世代管理晋国典籍,故以籍为氏。 至秦汉之际,籍氏後人为避楚霸王项羽(名籍)的名讳,改为音近的「席」氏。 家族名人席豫 字建侯,唐代襄阳人,进士出身,清直无欲,不为权贵所撼。唐玄宗曾登朝元阁赋诗。群臣中帝以豫诗最佳,称诗人冠冕。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官至礼部尚书。地望分布甘肃平凉。 席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席姓起源很古,传说上古帝王唐尧帝时,有老翁席氏作击壤歌,尧帝对他十分尊敬,封他为“席师”。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席师”中的“席”为姓。战国时期晋国有一个大夫叫“伯”,是掌管晋国典籍的,他的子孙后代以官名中的“籍”为姓,后来为了避西楚霸王项籍之讳,项籍部下姓籍的人改姓席。项羽败于刘邦后,有一些人把“席”姓改回“籍”姓,但是,有一些人就没有改动,延续至今。席姓后来在安定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安定望。席姓历史席姓是中国最老资格的姓氏之一,至少有4200以上的历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一首著名的“击壤歌”,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 大家都知道,“击壤歌”与另一首“康衢谣”,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两首诗歌,“击壤歌”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是上古帝尧统治天下的时候,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地方一位播种耕稼的老人所作,这位老人时常在耕作之余“击壤而歌”,逐渐传到帝尧的耳中, 对于歌中所表达的意思极表嘉许,晓得这位老人姓席,就尊称他为“席老师”,于是, “席老师”;3个字自此千秋垂为不朽。帝尧时代的这位席老师,名字虽然未闻, 但却为我国席姓的古老,提供了最具体的证据。《万姓统谱》上所记载的:“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老师”,正是这个意思。如此看来目前以席为姓的中国人虽然不算顶多,但他们的历史至少也在4300年以上,是我国最老资格的姓氏之一。 4000多年以前,现在的河南睢县地方就已经有了姓席的人,到了大约2000年前的楚汉之争时,原来为晋国之地的山西省一带,又出现了另一支新兴的席氏,那就是籍氏的改姓为席。 关于这一支席氏的出现经过,详载于《姓苑》和《姓纂》等书。《姓苑》首先指出:“晋大夫籍谈元祖伯靥,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然后《姓纂》又接着指出:“本姓籍,晋大夫 籍谈之后也,谈十三代孙,避项羽名改席氏,初徙关东豪族,席氏徙安定, 临泾。”源自上古席老师的席氏,是发源于河南;分自春秋时代晋国籍氏的席氏,则是发源于山西,再参照《姓纂》上“望出安定,临泾”的记载,唐代以前的安定和临泾两地都是在今甘肃省境内;到了南北朝之时,席氏又在今湖北省的襄阳盛极一时,则可知早期的席氏,应该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姓氏。 唐明皇的天宝年间,诗坛上的灿烂绚丽,为历代之最,这时,在整个朝廷的济济多士之中,有一位被皇帝御口称赞为“诗人冠冕”的席豫,也是襄阳席家发扬门风的杰出子弟。据说有一次唐明皇亲登朝元阁赋诗,君臣属和,经过皇帝的亲自评选,认为席豫的诗作得最好,所以得到了“诗中冠冕”的无比荣誉。
30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向活跃于中原地区的席氏,已经在南方各地出现了踪迹,崇祯末年的席上珍,便是当时的云南姚安人。席姓人物席旦:字晋仲,宋朝河南人,七岁能作诗,元丰年间中进士,他曾上书谈论当时时局,并对战守提出实际可行计划,神宗看了以后,认为切中时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一帆风顺,官做到吏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曾先后两度任成都知府,颇有政声,加升述古殿大学士。 席舒民:(公元1913~1970年),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席会凯:(公元1943~今),浙江江山人。著名内科医学专家。 席慕容: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 席绢:台湾言情小说作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