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井的结构

古代井的结构

发表时间:2024-07-31 13:44:29 来源:网友投稿

最早出现的水井是土井。

可想而知这种井浅且容易坍塌,卫生条件也难以保证。到了商代人们开始使用木井,即在水井的井壁和井底安置木质井盘,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防止了井壁的坍塌,也使人类使用的水更为洁净。可以说木井是土井的加强版。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及陶器的时代,一种先进的水井——陶圈井也在此时诞生了,它是将陶制好的陶井圈在土井中套叠起来,使之成为筒状。这种水井的优点就是陶井圈在陶制的过程中,在井圈的上下口沿凿有凹槽,这就使圈与圈之间的接缝更为紧密、吻合,也能更好地防止泥沙渗入井中;另外井中的水质也得到了优化。到了汉代由于砖的出现,另一种水井——砖井出现了,随着烧砖技术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砖被生产出来。通过一些水井遗址可以看出,砖井的井壁更为圆滑、坚固,井水的过滤程序更为严格,井水也更为清洁。汉代以后人类更多使用的是砖井,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水井。从各种资料上来看,新石器时期,以土井为主,木井较少;夏商西周时期,以土井为主;春秋战国时期,以土井、陶井为主,瓦井次之,木井很少,且土井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那么这些水井都有什么样式的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