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口外流原因对策
区域经济近些年来,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流出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人口流出速度放缓,农村地区流出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规模逐步增大。
一、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的原因(一)产业类型引致结构性劳动力过剩东北地区劳动力比例过高,意味着内需严重不足,“人口结构性”劳动力过剩。北上广虽然同样存在“人口结构性”劳动力过剩,但是由于有产业优势,可以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解决就业问题。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依然呈现出劣势,劳动力的双重过剩问题将导致东北地区持续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而驱使年轻人大量流出。
(二)市场经济活力不足从2005年到2013年,川渝陕赣地区经济占全国比例从7.1%、5.9%、2.1%、1.1%提高到8.6%、6.8%、2.8%、1.4%,而在此期间,东北地区的经济占比只从9.3%提高到9.6%,东北经济占全国比例已开始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这便意味着东北地区今后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能力将持续偏弱,并导致出现“产业结构性”劳动力过剩。
二、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对东北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人口流出降低GDP增速目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未来预期不容乐观。
2014年,东北地区三省黑吉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8%、6.5%、5.6%,在全国于该项领域的排名中屈居后位,在2015年前三个季度中,东北地区三省黑吉辽的GDP增长速度不同程度的减少至2.7%、6.3%、5.5%,在该项指标的全国所有省份排名中屈居后位。
(二)人口流出加速流出地人口老龄化目前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流失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人口环境。以黑龙江省为例;2002至2012年,黑龙江省六十五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比增长了近7%。据预测到2020年,黑龙江省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发展趋势将达到19%;2045年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将突破30%。所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态势将继续扩大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 (三)人口流出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口的流出对于东北三省来说未必全是坏事。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东北三省出现了众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资源约束变强,人口下降会缓解东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的资源约束,使人均资源占有量上升,这对于提高东北地区的人均劳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出是一把“双刃剑”,是问题同时也是机遇。
三、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的应对措施(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振兴东北经济首先政府加大力度改变当前东北地区僵化的、庞大的以大中型国企为代表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引进南方地区先进的、低污染低能耗、经济利润丰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途径是明智之举。其次提高东北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结果,以及创新果实能够充分的应用到实际生产发展过程中来,东北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能得益于此而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需要高度关注。
(二)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东北地区的私营企业能否在吸引流出人口返乡就业上扮演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当鼓励外地商业投资、招商引资、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私营企业的建设,增加私营企业的数量,提高私营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增强私营企业的竞争力同样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城市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生育率,增加后备人口资源低生育率和人口净流出是造成东北地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由于人口正增长的惯性,东北地区人口总量还是略有增长,但是在二者的叠加效应下,未来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将先于全国到来,值得该地区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