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从什么时候建立什么时候结束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所以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的序曲。 汉和帝后,皇帝都是年幼即位,使得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朝政日益衰败。而东汉因富商豪强势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问题无力解决,人口也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没有跟上人口增长,汉灵帝即位之后,沉迷酒色,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 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朝廷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终于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变乱基本镇压。自此藩镇坐大,东汉名存实亡,公元190年,又逢“董卓之乱”,皇帝大权旁落,而地方豪强也趁势崛起,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大幕,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7]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结束。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长达400年的大分裂时期。东汉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 同时佛教也在这段期间传入中国。东汉一代豪强地主势国扩张,门阀世族形成。这一时期匈奴、羌族开始内迁,鲜卑族人据蒙古草原,都对后世的民族交流和融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