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学制的意义
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意义: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标志着我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开始;是我国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迈出的第一步。清末学制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延续。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强调对学生进行封建伦理道德知识的灌输,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效忠封建王朝。第二“读经讲经”课的比重过大,学制偏长。第三各级各类学堂尽管无明确的等级限制.但进人大学堂“须觅同乡京官为保人,出具确实具保印结”,无形中维护了教育的封建等级性。第四广大妇女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第五《各学堂管理通则》中对教职员和学生规定了许多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的指今和严厉的惩儆条例。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则是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拟订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大部分借鉴了日本教育体制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