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名字的由来
定名迁安县是在辽宋金对峙时代。
五代十国时契丹族强大起来,于916年建立契丹国(947年改为辽国),后连年开展对周围各族的大掳掠,并不断南侵,经常掳掠现今的河北省北部和中部地区。对于俘虏的汉人,大略采用唐制,建立州县,在辽国境内设置一些与河北地区同名的州县,每个州县大都修建城郭,把所俘获的汉人和渤海人集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使他们受到契丹贵族的统治和奴役,但仍保存汉人的生活习俗。辽太祖六年(913年)冬10月,占领了平州(州治在现今的卢龙县),并把平州作为后方基地,对幽州、定州等发动了几次大的掠夺战争,俘虏子女人口,迁移到辽国,并把从定州抢夺的人口安置在平州。其中把从安喜县抢掠的人口安置在今迁安县城东北20里处,仍袭用安喜县的名称。定州安喜县就是现今的定州市一带,战国时代为中山国地,两汉时仍为中山国,东汉时为安喜,唐朝置定州,安喜是州府所在地,五代时安喜、邑两县依然属定州,州仍治安喜。辽宋对峙后期,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于1115年建立金国,不断攻打辽国。辽国战败平州也为金国所占领。金国仍采用州县制,但在地名上进行了改革,将辽国从中原所掠人口所建的同名县改为不同的名称。就在这时把安喜县改为迁安县。《金史·地理志》载:“迁安县本汉令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置,因定名安喜,大定七年更今名。”金朝世宗年号大定,大定七年即公元1167年,将安喜县更名为迁安县,并把县城址搬迁到现在的县城址。定名迁安县其寓意是,“迁”字是“迁移”、“搬迁”的意思,“安”字取“安喜县”的第一个字。这样定名既反映了安喜县与迁安县变迁的关系,又区别于原名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