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徐州市早期寺庙分布

徐州市早期寺庙分布

发表时间:2024-07-31 15:09:21 来源:网友投稿

兴化禅寺兴化寺是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古刹,位于徐州云龙山东麓。

该寺缘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灯燃千载,历久不衰。云龙山所以又名石佛山,石佛指山巅石佛像,即北魏大石佛。“躯高三丈余,左右侍卫小佛像,皆凿石所为。”泰山寺徐州泰山寺,位于徐州南郊泰山顶峰。东临彭园南接泉山,西望云龙湖,北依云龙山,是徐州市重点寺庙之一。泰山寺始建于清朝初年。明末泰山道教衰微,门庭败落,寺基荒废,续而转为佛教道场。后因战乱多次兴废,直至民国初年,泰山寺由性佛法师接任,道场始走向正轨;后经妙净、首净、朗净等诸位弟子努力,香火开始鼎盛。十年动乱期间,楼阁庙宇全部被毁。住持僧朗净被迫还俗,下放农村,不久含悲而逝,此后泰山寺荒废。1993年,政府正式批复复建泰山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寺院整体基本得到恢复,天王殿、碧霞元君殿、东西配殿、僧寮全面建成。

3大士岩寺大士岩寺位于云龙山上,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徐州重点寺院之一。清康熙五十七年,时任徐州知府的姜焯在云龙山顶修放鹤亭,让工役在西坡搭建看守放鹤亭的房舍。在挖地基时发现一巨石,石质精美,状如观音,于是姜焯从山东请来技术精良的石匠,让其仿照山下黄茅岗唐吴道子所作观世音石碑画像,凿成“送子观音”像。石匠在雕凿过程中,于石中发现一道白纹,天然若飘带,于是因势雕出。由于该飘带恰巧处于送子观音的腰间,所以“送子观音”又被徐州人称为“玉带观音”。奉亲庵徐州奉亲庵,又称“念佛堂”,位于云龙山北坡,土山东侧。奉亲庵始建于明代初年,原为供奉仙人吕洞宾的道观。后来看堂道士弃堂而走,吕公堂逐渐荒废破败。清代道光年间,徐州十王堂住持僧绪忍法师,在居士董凤临的资助下,重修吕公堂。自此吕公堂改为佛教道场,但仍延用吕公堂之名。竹林寺徐州竹林寺,坐落于东郊狮子山麓,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356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竹林寺是彭城人为纪念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而在其家乡修建的。东山寺东山寺,位于徐州城东子房山西麓,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创始人为徐州接引庵住持僧定鉴法师。东山寺因在风景幽美的子房山,又有张良吹箫即“四面楚歌”散楚兵的传说,所以名闻遐迩,香火一度十分鼎盛,曾放过三壇大戒;康熙、乾隆南下,曾驾临此寺,现留有乾隆御碑一方。后逐步发展为一处拥有大雄宝殿,罗汉堂、斋堂、寮房、磨坊,僧人练功场、建碑的四进院落。文革期间整个寺院遭灭顶之灾,荡然无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