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的基本概念
在水准测量的一个测站中,顺着测量方向所观测得到的水准尺读数叫前视读数,相应的立尺点为前视点;反之,逆着测量方向所观测得到的。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成为高程测量。如果水准测量方向是由A到B进行的,那A点为后视,B点为前视。A点的高程就为后视高程,这在测量上是内业计算!扩展资料:在水准测量中,是从已知高程点A,测向待定点高程B,故以此为前进方向,因而称A点为后视点。a读数称为后视读数。后视点可以看成是已知的数据点,后面的'数据是以此为基础进行传递的。因为大部分时候仪器是架在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相对于前进的方向来说是向后看的,所以形象地称为后视点。基本公式:后视高程+后视读数=前视高程+前视读数,一般情况下后视高程是已知的(这也是选择此点做为后视点的原因),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可以测出来,然后就可以计算前视高程了.比如:后视高程133.454米,后视读数0.873米,前视读数1.123米,则前视高程就是133.454+0.873-1.123=133.204米.有时候已知前视要求标高值,需要求读数是多少才可以,这时候也可以从上述基本公式中导出.比如后视高程133.454米,后社读数0.873米,要求前视高程133.109米,可以求出前视读数为133.454+0.873-133.109=1.218米,即上下移动塔尺直到读数为1.218米时塔尺下端的0读数点就是要找的高程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