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 —— 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被老北京称为驴皮影戏。
旧称「皮影戏」或「灯笼戏」,是一种用动物皮或纸板做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演出中艺术家在白背景上操纵戏剧人物,以当地流行的曲调、打击乐和弦乐伴奏,唱出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故事。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农村地区,这种朴素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十分盛行;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九 —— 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刻花纹、装饰生活或与其他民间活动相配合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各民族社会生活中融为一体,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续不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现出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体验、人生理想和审美趣味。其社会价值包括认识、启蒙、表达、抒情、娱乐、传播。中国剪纸在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八 —— 古琴琴声是最古老,最纯真的传统乐器。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时把它叫做“秦”。也有其它名称,如“四通”、“姚秦”。虽然伏羲、神农的传说不可信,但它的历史相当悠久。古琴艺术在2008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七 —— 算盘它被称为中国第五次发明。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字计算方法,在中国古代,算盘是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易计算工具。徐岳的《书纪一》中首次出现了“算盘”这一术语。常言道:“算盘,四季控,经纬三分。”2013年被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第六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建立的干支纪年的基础。古书上说皇帝的家族开始做干部和树枝,来确定年龄。
24节气指的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6被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五 —— 中国针灸针灸是一种术语。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以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人体特定部位的旋转、负重等针法进行刺激,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