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窑瓷器特点
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
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该窑产品特征是:胎质较粗,胎色浅灰褐;釉色有黑釉、白釉和三彩釉等。唐代花瓷釉色黑褐,上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有的象一朵白云,有的象一片树叶,有的象一簇浪花,自然生动、写意成趣,即有名的鲁山花瓷。鲁山因瓷土矿藏丰富,又盛产釉料,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古瓷都。因其离唐宋两代都城洛阳和开封较近,最早进入宫廷的越窑秘色瓷,很快在鲁山设窑烧造。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无论釉色,成份均与浙江上林湖出土的秘色瓷完全不同,而鲁山出土的很多晚唐瓷器与法门寺秘色瓷几乎如出一辙。这里应该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为宫廷烧造瓷器的官窑,也成为南方青瓷越窑传陈至北方的第一个落脚点。后来五代周世宗柴荣御用瓷器一定是就近烧造,不可能到陕西凤州黄堡去烧,那里是与大蜀国的边境,战乱频频。离开封最近技艺最高的窑工,在越窑秘色瓷的基础上,采用支烧工艺,烧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赭般颜色做将来”的天青瓷器,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另外百年后石破天惊的汝窑就是在柴窑的基础上创烧的,而清凉寺离这里也不远。这就是后人称为的柴窑,应该就在鲁山一带。北宋至金时窑场扩大,产品更加丰富。装饰上除直线纹曲线纹外,也有划花、印花纹等。到元代还烧制白地黑褐彩器和红绿彩碗等。唐、宋、元的器物均具有它本朝代的工艺特征风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