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教育,智育是核心
德育是“五育融合、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德是智的基础和保障,是立人之本;智是德的发展和目标,是立人之力。所以首先德才兼备是“五育融合,五育并举”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应当落实于学校的德育养成中,应当立足于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从学生个体、班级集体和学校整体中培育形成德育的氛围。学校应当注重从学生常规管理为切入口,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的常规管理细则,促进整体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其次五育融合,五育并举,应当打通融合不同学段学生之间的衔接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都是不同的,跨度比较大,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课程建设,进行德育和智育,实现五育融合,五育并举的目标。第三应当形成家校共育、共培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在校园中营造育人的氛围,密切家校联系,打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育人通道,让学生在家校共建的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高雅的情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内心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学生以后成长稳定的优秀人格。在智育上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是“五育融合,五育并举”的核心内容。首先根据国家的新课程理念,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将不同的课程类型纳入到开启学生智力上,学校应当全面规划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上。课程既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向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又要面向未来;既根据国家的统一课程计划,又要依据福建教育的现状和学校教育的现状,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和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尽最大可能培育开启学生的智慧和智力。其次应当根据学生发育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点,以及不同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认知规律,将课内外联系起来,将课程知识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课程目标一致、课程资源多样,评价方式科学的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开拓学生的智力,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目标。总之在德育与智育关系上,德育是基础是根本,智育是发展是动力。有德无智虽然有可能不会干什么大坏事,但也有可能没什么大用。有智无德有可能干出大好事,也有可能干出大坏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