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社会教育的教学原则

社会教育的教学原则

发表时间:2024-07-31 19:44:00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中学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师生要明确中学教学的总目标以及每一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中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这个教学原则反映了中学生认识活动中感知与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4、启发性原则。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循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中学生个体之间往往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教师的教学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