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克隆技术与基因重组关系

克隆技术与基因重组关系

发表时间:2024-07-31 21:07:59 来源:网友投稿

1.克隆技术(clone)是指经过无性繁殖产生在基因型和表型上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

DNA克隆是指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分离、剪切和人工重组,然后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的宿主细胞,使其扩增的过程。

2.大部分外源DNA片段不能在细胞中自我复制,必须连到一个可以自主复制的载体(病毒或质粒DNA)上,然后转入宿主细胞复制。这样外源DNA可以纯化形式重新获得大量拷贝。因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又称分子克隆。由于研究对象常是特异的基因片段,所以又称基因克隆。

3.基因重组是指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即发生在生物体内基因的交换或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位点特异重组、转座作用和异常重组四大类,是生物遗传变异的一种机制。

4.重组产物称为重组DNA。DNA的重组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其功能:

①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没有重组,损伤和突变不会被消除。

②重组和转座产生基因新的组合,供自然选择。

③调节DNA表达。

5.综上,克隆技术不等于基因重组。克隆只是在生物体细胞的基因指导下原封不动地将生物体复制出来;而基因重组则是将生物的基因通过人工方式加以改变,以达到改变生物体特性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