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寺与庙有什么区别

寺与庙有什么区别

发表时间:2024-07-31 21:12:06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古代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统称庙,故《尔雅.释名》载:“庙,貌也,先祖形貌在也。

”古人设庙还有规定,《礼记》记载:“诸侯五庙,卿大夫三庙,士一庙。”由于庙是人们最尊敬的所在,故后来将皇帝的宫殿也称之为“庙堂”或“廊庙”,皇帝与大臣的对策也被称之为庙算或庙议。皇帝死后追赠的谥号便也称为庙号。那些人死了可以入庙呢?先秦之后规定,凡有功于国的,死后方可以入庙,享受人们的祭祀礼拜。故《后汉书》梁统传梁传说:竦“尝登高远望,叹息言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解放前,我国各地的庙,都是祭祀有功于国的历史人物,如关帝庙、岳庙、孔庙等。了解了庙也就了解了寺庙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确切地说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是超然世外的,而庙中的神,则是人的偶像化。人们在庵寺里祈求,是精神空虚的追求,在庙中祭祀,则往往是对功臣烈士的缅怀,今人将寺与庙混为一谈是不准确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