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博物馆镇馆之宝
吴中博物馆有三件“镇馆之宝”:
1. 黑衣陶鱼篓形贯耳罐黑衣陶鱼篓形贯耳罐是在澄湖遗址的一口良渚古井里出土的,是5000年前吴地先民所创造的生活用具。
罐身上有四个陶文字符,是陶罐烧成后用尖利器物刻出的。在原始陶器的表面,经常能看到刻划出的各种符号,先是单个的点、线或者圈,逐渐这些点、线或圈组合成简单的图案,用来记录事或者物,后来这些符号又逐渐发展成为象形文字,成为汉语文字的原始雏形。
2.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是木渎银匠朱碧山在元代至正五年间所制作的一件实用酒具,他以仙人乘槎凌空飞越到达银河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将银酒杯巧制成树槎形的一叶扁舟。这件作品设计精巧,造型奇特,在制作工艺上成功地运用了镂刻、焊接等多种技法,结合圆雕、浮雕工艺将人与舟、舟与云气、人与槎树间的层次感很好地呈现出来。人物镂刻生动逼真,面部丰颐宽额,隆准凤目,飘动的长发根根分明,细腻而流畅,艺术效果堪称完美。
3.釉里红白云龙纹盖罐在对苏州及县市馆藏一级文物定级鉴定时,这件罕见的精品——元代釉里红白云龙纹盖罐,以其特有的风采得到了鉴定专家们的一致肯定,被定为国宝级文物。釉里红是以铜红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下还原焰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这种技法最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但那时的胎、釉制作都无法和元代景德镇制品相比拟,尚处于釉里红作品的原始期。该罐在构图艺术上极有特色,罐表以盘曲升腾的白龙为主体纹饰,龙体上下之间的空白处以艳红的呈色衬托,似为飘动的彩云。两条白龙蜿蜒升腾在片片红云之中,红云白龙,相得益彰。卓越的制瓷匠师以强烈的色调对比,烘托出了白龙升腾在云霄中的动态美,我们从中可清晰地看出当时制瓷工匠的审美情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