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贴福字的由来

贴福字的由来

发表时间:2024-08-01 01:23:37 来源:网友投稿

1、贴福字是宋代钱塘(今杭州)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的记述:“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所谓“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

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而今对“福”字的解释是“幸福”,但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2、相传,西周时期的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即姜太公)在封神时,他的老婆姬氏(另说马氏)也来讨封。姜子牙很不高兴,怎能先封自家之人,且这姬氏生来嫌贫爱富,便生气地把她封为“穷神”,并告诉她不得到有“福”字人家去。

封穷神这一天正是旧岁除夕,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在自家的门窗写上“福”字,以示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为民间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延续至今。此后又有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