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国小鲵的特点

中国小鲵的特点

发表时间:2024-08-01 01:34:1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小鲵全长165-205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85%左右。头部较大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无唇褶;无囟门,向后端延伸达眼球中部,内枝有齿11-15枚,外枝有齿6-9枚,左右内侧后端中线相接或相距近。躯干较短而粗壮,尾基部略圆,向后至尾末端逐渐侧扁,无背、腹鳍褶或很弱,有的个体尾末端呈刀片状。

中国小鲵是一个距今3亿年的古老物种,与恐龙处于同一发展时代。1889年,一名外国人Günther最早在湖北宣昌发现它,定名为中国小鲵,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中国小鲵生活于海拔1400-1500米的山区,成鲵多栖于山间凹地水塘附近植被繁茂的次生林、杂草和灌丛内。成鲵多营陆栖生活。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一般靠近水源生活,以苔藓或节肢动物幼虫为食。

中国小鲵每年的11月和12月到水塘内交配产卵,卵袋成对沉于水底,呈C形,卵袋长约250毫米,直径100毫米左右,每对卵袋内含卵60-80粒。繁殖水域水质清澈,pH为7,水塘水深5-30厘米,卵袋多产在水深10厘米左右处。卵群在室内孵化和饲养四个月,亚成体全长约55毫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