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刘海胡同名字的由来

刘海胡同名字的由来

发表时间:2024-08-01 02:10:54 来源:网友投稿

刘海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又称刘汉胡同。

东起松树街西至德胜门内大街。于清乾隆时开始被改作刘海胡同。一直以为刘海胡同是和脑门前的那一排头发有关,谁知却是因一个叫刘汉的人而得名。但是没有人说得出,这位明朝时的刘汉到底是何方好汉!到了清乾隆时,被改作刘海胡同。同时清代神机营所属右骁骑马队厂设于此。刘汉是谁再没人惦记了!有说法称:

1、931年秋,淑妃文绣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后,就住在这条胡同里。文绣是蒙古族人,清顺治元年(1644),家族跟随多尔衮入关。文绣的祖父锡珍官至吏部尚书,父亲端恭是锡珍长子,曾在内务府做官。文绣于宣统元年(1909)SPAN>1922年,13岁的文绣进宫,成为16岁的溥仪的淑妃。 1924年,冯玉祥派兵将溥仪逐出皇宫,文绣于1925年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同溥仪离婚,1947年同李宗仁部下的一名军官结婚,住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1951年,搬到西城区辟才胡同西口;1953年去世,终年43岁,一生未有子女。刘海胡同东口路北,有一座三等子爵府宅,三进院落。据说冯玉祥“北京政变”后,受到段祺瑞排斥,隐居在京西天台山。其时冯将军和眷属住在慈善寺东跨院吕祖殿小院,慈善寺四位主持僧人依次为逸安、妙安、永安、德安。其中“二当家的”妙安是满族,老姓赫舍里氏,老宅便在西城刘海胡同三等子爵宅第。妙安的先祖是清初弘文院大学士希福,希福与大大有名的索尼的爹是亲兄弟,同是清朝廷中杰出的翻译官。希福翻译辽、金、元史,纂修《太祖高皇帝实录》,任总裁官。不仅能文而且尚武,出使喀尔喀、科尔沁诸部,有胆有识,作战勇敢。顺治九年晋封三等子爵,世袭罔替。 1900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皇太后、光绪帝仓皇出京,而北京的官宦世家来不及避难,为了不致受辱全家殉难。据载大学士希福后裔、副都统、三等子文福守城失败,返回刘海胡同请命,秉父富谦命,第三子、刑部笔帖式斌福带领其长兄五福长子清霖、二兄文福长子清霭到西直门外祖坟地避乱。富谦及其子五福、文福、女儿三姑娘,儿媳伊尔根觉罗氏、呼都里氏、刘氏,孙清霈、清需,孙女大胖姑娘、二胖姑娘、竹姑娘举火自焚。及至市面趋于平定,斌福带领两侄返回刘海胡同时才知道合宅死难。其后在后花园掘地埋葬。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奉上谕予以赐恤、旌表。1901年,年仅十三岁的清霖承袭三等子爵。但刘海胡同三等子爵宅第已经大伤元气。民国初元斌福幼子到天台山慈善寺出家为僧。1920年,斌福把宅第和长子清某托付给本家赴东北谋生。斌福的两侄清霖、清霭年轻有为,很快晋升为校官。1929年,清花在作战中阵亡。伪满洲国成立后,清霖到宫内府庶务科工作。1940年,斌福和清霖返回北京。这时刘海胡同老宅已经易主,斌福长子也已病故。他们住到草厂大坑4号本家院里。其后老宅成为内五区警察署所在地。解放后西四分局使用内五区警署旧址(刘海胡同)。西四、西单两分局合并为西城分局后,这里改为拘留所,亦与炮局、藏经馆齐名。后布局调整拘留所迁出,此地建为鼓风机厂,后为林业出版社址。该胡同南北长一百米,后边是弘善寺胡同。市公安局老人王铭珍原住刘海胡同,他说1949年时院内老房不多,且植有松柏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