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铜陵市的历史由来

铜陵市的历史由来

发表时间:2024-08-01 02:24:54 来源:网友投稿

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

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了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五松镇),当时称江浒。北宋开宝七年(974),曹彬伐南唐,闰十月克铜陵县,初属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元朝铜陵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解放前夕。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1952年2月4日,皖南、皖北行署合并以后,铜陵县隶属安庆专区。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 ,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1964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1971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 ,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11月8日,铜陵县划归铜陵市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