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禁止放羊打一古人名

禁止放羊打一古人名

发表时间:2024-08-01 02:30:33 来源:网友投稿

避讳一般是以同音字或同义字代替,《礼记》:礼不讳嫌名。

郑玄注:嫌名,谓音声相近。所以一般避讳不避同音字。例外:

1、避始皇赵政讳,改正月为端月,但亦有称始皇为赵正,存疑。

2、避汉武讳改车辙(che四声,现在没有这个音了)为车通,但韩愈在《讳辩》中又提到“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从韩愈所言来看,车辙并没有避过汉武讳,存疑。

3、真正确定的因避同音字讳的首次记载,唐李贺,《旧唐书·列传·李贺》“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避同音讳之风始自此盛。

4、宋仁宗赵祯,避仁宗讳,谥大臣“文贞”皆为“文正”;“仁宗朝,王珪上言,请以正月为端月,为与上名近也。”(不知道这个最后准奏没)。仁宗当朝时避讳也有以“真”代“祯”5、隋朝,文帝杨坚,祖追尊献王名祯,时人多避犯庙讳嫌名,有名“贞”者,称字不称名。谥“贞”者改谥“文”。不避同音举例6、曾子父名点,字子皙(xi),四代后,有名曾西(取名不避同音)7、范晔父名泰,《后汉书》中名“泰”者尽为“太”(行事书文不避同音)从上述几例而言,避同音讳自隋以后,但我们也看到,仁宗时有避嫌名(贞),也有以嫌名避讳(真、正)。我认为除李贺一例外,基本不会避同音字,祯、贞之避,应该是涉及到庙号谥号且形相似。正、贞、祯、真应属同音(王珪请以正月为端月可以看出来,正、祯音相近)。结论不避同音字,隋以后,涉及到礼之大者,会避音近且形似字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