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大棚怎么建最好
一、大棚面积1张蚕种按45~50平方米的蚕座面积确定(实用面积=建筑面积×85%),每3亩桑园可建一个长23米、宽10米、高3米的大棚,建筑面积为230平方米。
二、大棚方位选择于桑园地的两头,地势高,东西向,便于通风采暖。远离工厂、窑场,保持空气良好。
三、大棚结构和设备1、地面:棚内地面高出棚外10厘米,以水泥地面为好,便于消毒、防潮湿、防蚂蚁。如土地面,应先铺一层塑料布,再垫土压实。
2、墙体和立柱:墙体用厚度为24厘米的砖。内墙抹麻刀灰面,四周底部抹20厘米的水泥裙。外墙抹石灰面或麦秸泥,前后墙安装沿板。立柱用水泥预制件,规格和数量为360厘米×7根;290厘米×14根。为便于通风和养蚕操作,前后墙高不低于1.8米,棚脊高不低于3米。
3、门窗:用铁制或木制门窗。大棚两山各设1门,宽高各为1×2米。窗子宽1.2米,高1.5米,田字形,并配窗扇或活动塑料布及固定窗纱。窗与窗之间距离不超过1.3米。
4、棚面和棚顶:棚面用竹杆或木棍,纵横骨架须连接牢固。棚架上盖一层塑料膜,膜上盖厚度20厘米以上的麦草把,上面盖石棉瓦。
5、降温、排湿设备:夏秋蚕期高温多湿,应配备一定通风排湿设备:通气孔,每间在顶部安装1个宽30厘米、高50厘米的通气孔,并制作活动顶盖。大棚两山顶端各安装1个排气扇,以利无风时强制排湿。温度过高时应在棚内安装适量的风扇。通风孔和风扇在夏秋季农作物打药而不便于开窗和阴雨天时更为重要。
6、加温设备:在棚中间建地火龙,主要用于晚秋蚕和上蔟后的加温,地火龙最好建地上式,有利快速升温和降温。忌用蜂窝煤炉加温。
7、排水设施:棚墙四周做40厘米的水泥面护坡,并顺前后墙各挖排水沟一道。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