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好学前班的课堂纪律
今年开学初我校招收了47 名学前班新生,学生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既好奇又陌生, 好像步入了一个神秘的殿堂。
作为只有4-5 岁的孩子突然间离开了爸爸、妈妈的呵护,又没 有在家中自由,自然感到一切都不习惯。当你步入乱哄哄的教室,别说是上课,就凭教室里 哭喊声、吵闹声,就让你心烦意乱。更谈不上静心上课。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一)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生第一次进课堂,根本不懂得学校的纪律,只知道饿了就吃,不如意了就哭。教师首 先要指导学生学习《一日常规》,让学生知道在上课时不说闲话、不吃东西,课堂上专心听 讲,注意坐姿,应保持眼与书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头的距离······由于学前班儿童的自制力 较差,教师可以用儿歌经常提醒,如:“一、二、三,看谁坐得端”来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做好预防学龄儿童早近视和出现驼背的教育。教师在教学时,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通过相 互提醒,来提高全班的课堂纪律。
(二)教师要用爱去关心学生 从我班的学情特点来看,其中年满4 岁的儿童占有较大的比例,开课的前几天都需要父 母的陪伴,才能安静的坐在教室里。一旦父母离开,有的就放声大哭,导致教学秩序乱作一 团,教师根本无法从事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场面,教师首先请求家长离开,然后教育孩子说: “你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坚强,别哭好吗?从今天起,我就是你在校的新爸爸妈妈了, 你看看别的孩子都不哭,向他们学习多好呀!”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说离开爸妈的关怀, 哭是正常的,他们需要得到父爱和母爱,相应作为学前班的老师,要用师爱去替代妈妈的爱, 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摆脱这种混乱的局面,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课堂教学要凝聚孩子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刚入学的孩子抗干扰的能力差,一旦室外有人说话,他总要看个究竟, 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就实质而言,学生初到学校,还没明白学习的目的,对老师讲启蒙知识, 学生本身不容易接受,再加之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更加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另外我从课堂 上发现,老师的讲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学生打瞌睡的现象较为严重,所以教师在讲课时, 语言上要富有童趣,不能满堂灌,适时将一些寓言童话故事穿插在教学中,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总之抓好学前班的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孩子学习习惯的好坏,决 定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有效提高。作为学前班的教师,要从课堂纪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抓 起,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为今后升入高年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