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时候学生在私塾里有什么礼仪

古时候学生在私塾里有什么礼仪

发表时间:2024-08-01 04:32:01 来源:网友投稿

1、古代进私塾,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先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磕头或作揖,再向先生磕头或作揖,即为拜见礼。

私塾礼仪属于生活类礼仪,最初很简单,《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就是一快干肉,犹如现在的见面礼,但也就开了私塾礼仪的先河。

2、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般六岁左右开始受启蒙教育。

3、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