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战略思想
1、《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
作为一本兵书,其实对战争是消极的态度。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去打胜仗,而是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
2、《孙子兵法》三个不战:打不赢不战;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不战;打得赢也打得起,但是要看可不可以不战的解决问题。
3、《孙子兵法》,是不败之法。就是打仗不要追求胜利,要追求不败。不要以胜利为目标,要以不败为目标。
4、“先胜后战”是讲战略判断,什么时候胜机出现了,这时候我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胜利。而不是冲上去就打,胜利的机会渺茫。
5、《孙子兵法》在战术原则方面,讲兵势,虚实,军争等,讲在行军、宿营和侦察,从各种地形和地势,讲注意事项,山地、平原、沼泽地、河边、深山、深沟、深谷等怎么打。甚至在后面还讲了火攻篇、间谍篇...6、《孙子兵法》的“计”。这本书开篇就是“五事七计”,说明计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孙子的“计”,这个“计”不是奇谋巧计的“计”,而是“计算的计”。
7、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这本书,讲了十二条诡道,也就是十二种骗术。你来看看这些骗术,如果现在给你,看你能打胜仗不。
8、战争的成本。孙子在作战篇,几乎没讲怎么打仗,而是讲“成本”。主要有两点:一点是战争成本高,费钱费时间,应该速战速决;二是将领在理解战争的高成本后,应该抢敌人的物资来补充自己。孙子还告诫将领,身上的责任很重。
9、将军的利益就来自于打仗。打仗我才能建功立业。但是孙子就是反反复复地强调,不要打,不要打,不要打,这是他的伟大之处。1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在孙子看来所以谋攻的上策,首先是尽量避免战争,实在要战争,也尽量减少战争的破坏程度。不战使敌方举国上下完整的投降,才是上策。我出兵把他包围起来,让他绝望,认清形势,全国上下主动投降,这是最好不过。如果动刀动枪打下来,那是其次了。11、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12、《孙子兵法》行军篇,主要是讲“先胜后战”。荀悦说形、势、情,是三个立策决胜的要点,他说要确立一个策略来决胜,不管是战争还是平时你要搞改革,你公司做什么事,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形,是大体得失之数。就是判断大概行不行;第二个是势,是临时之宜、进退之机。到了现场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就是讲势;第三个是情,是感情的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应该是意志力,看你的意志坚不坚定。对于主帅来说是看你的意志力,对于团队来说是看你的士气。13、“胜可知而不可为”,做敌人是不可战胜的,只有等他自己败。等待是重要的军事行动。所以如果不可胜,那么就应该不办。很多人败就败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办,就是所谓的不作死就不会死,办不到的事不要强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非要办反而会输光老本。事实上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积累自己,等待时机。14、《孙子兵法》“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于作战的人能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又不会错过敌人出现败象的时机,一旦敌人自己作死,就顺势帮他一把。15、“以正合,以奇胜。”是战术第一原则。奇是奇偶的奇,奇兵就是预备队。两军对阵先以正兵合战,双方的主帅在后面看着,看到关键的时候,他觉得决胜的时候到了,投入预备部决胜,就是奇兵,这就是出奇制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