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抽陀螺的来历

抽陀螺的来历

发表时间:2024-08-01 09:33:35 来源:网友投稿

一种古老传统民俗游戏活动,用鞭子连续抽击一圆锥物体,使之在平滑地面上旋转。

它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陀螺”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至于陀螺究竟是不是由“千千”演变而来,那就不可考了。但明朝时陀螺已成为儿童的玩具,而不是宫女角胜之戏了。根据记载当时陀螺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用绳子绕好了,一抛一抽,陀螺便在地上无声地旋转。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绳子鞭它,给它加速,便可转个不停。这种玩法传了两三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这样的玩法。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称“抽贱骨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