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什么是高等教师发展

什么是高等教师发展

发表时间:2024-08-01 11:15:16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身份特征与专业标准“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提升,指政府、学校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励、惩罚等日常手段促使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的过程,体现为数量指标;二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指政府或学校设计相应的制度引导教师个体在专业观念、态度、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的长期发展,形成自觉追求或自我实现的愿望,实现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它体现为质量指标”。

我们这里所关注的主要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不同阶段其身份特征各异,也所以其专业标准不同。01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身份特征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作经历上由简单到复杂;责任承担方面由少到多或由小到大;能力发展中由低级到高级。高校教师的这种专业成长比中小学教师相对明显并突出一些。受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艳苓《浅谈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启示,我们将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概括为新任教师阶段—合格教师阶段—骨干教师阶段—主导教师阶段等4个阶段,其身份特征因不同阶段而不同。1、新任教师的身份特征。新任教师是指初次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在职人员,处于学习教师本领,尝试教学行为的特定时期。按我国现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高校新任教师大致对应助教或讲师十级。这个时段教师主要接受通用培训和校本培训,在教学集体和指定的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学习理解教育基本理论和相关制度规章,培养大学教学基本技能,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助教课程等方式,逐步达到能够基本独立讲授专业课程的水平。2、合格教师的身份特征。新任教师经过2-3年的历练能够独立承担高校课堂教学任务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们开始逐步成熟起来,成为合格教师了,所以又称之为熟练教师。按我国现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高校合格教师大致对应讲师或副教授七级。这个时段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并实施高等课程教学方案、积极从事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己。3、骨干教师的身份特征。教师任职达到合格或成熟后,进一步注重自我提升。如果在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业务水平日益突出,示范作用日益增强,并在教学集体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们称这样的教师为骨干教师。按我国现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高校骨干教师大致对应教授四级或副教授五、六级,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要支柱,或者称之为最可依靠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最为突出。4、主导教师的身份特征。骨干教师经过3—5年的锻炼,在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逐步具有较大影响力,并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教育教学集体中发挥领导、决策作用,主导学科建设与发展,成为某学科专业领域拔尖人才,这就是我们所指称的主导教师。按我国现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高校主导教师大致对应教授三级以上。由于他们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引领与推动作用,所以成为同事、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广泛尊重并高度认可的高水平教师。02 高校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新任教师、合格或熟练教师、骨干教师和主导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起点的新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是一种质的飞跃。高校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专业标准的逻辑涵义有其质的规定性。从促进高校师资有效管理的角度而言,有必要对不同阶段高校教师专业标准进行适当界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