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粽子编法教程
需要准备的材料:一根铁针,毛线。
具体的操作步骤教程:接下来继续正常锁针,一圈25针为1层,继续钩出4层。形成一个小的长方向小口袋。接下来换成土黄色线开始编织,继续有钩针续正常锁针,一圈25针为1层。然后换成绿色线开始编织,继续有钩针续正常锁针,一圈25针为1层。黄色线和绿色线循环按此方法再编织3层。接下来换成土黄色线开始编织,继续有钩针续正常锁针,一圈25针为1层。然后换成绿色线开始编织,继续有钩针续正常锁针,一圈25针为1层。接下继续用绿色线正常锁针2层。将绿色线钩织到与底边对应的'中心部位,按照与底边形成的对角线折好后紧锁成重叠处完成1层。用白色线在粽子中间部位扎好打一个蝴蝶结,然后装上挂件挂钩,这样可爱精致的粽子终于编织完成了。第一步:取五号金色线110厘米×3根,每根线取中心位置对折。第二步:三根橘黄色线交叉中心套进一个纽扣结挂线。第三步:任意三边轴线选一,拿一根金色线100厘米编斜卷结。第四步:
1、00厘米金色线两边长度相等。第五步:再编五根线,从上到下,金金,黄黄,绿绿。第六步:剩下两边轴线也套进100厘米线。第七步:按照这种排列,全程用斜卷结编,剩下两面也按照这种排列来。第八步:相对称的两根线打反向斜卷结。第九步:每打一个反向斜卷结都把前面的线往里面压,编过反向斜卷结的线可以适当剪掉一些。第十步:另外两边同样打反向斜卷结,最后一边的线不剪,塞进去,从三边交点处抽出来,拿根绿色的线绑起来打秘鲁结。第十一步:线尾打8八字结。线头剪掉烧结,完成。"/端午节红绳亦称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这个习俗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如果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 1.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 2.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 3.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 4.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 5.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这个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将红绳摘了下来。因为对于系五红绳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避邪,脱离烦恼,忧愁。所以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扔掉红绳,以便远离邪恶,烦恼,忧愁,让他们伴随着雨水流走,永远都不要再回来,并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工具/原料:记号笔,彩纸、A4纸。方法11、折出粽子的大概形状首先用绿色长方形彩纸将双侧长边向中间折1厘米左右的长度,再将其中一边短边折1厘米长度,用双面胶沿着折好的边贴上2、折出粽子的四个面然后撕开双面胶膜,将短边相互粘贴,将长边沿着不同的对角线粘贴,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四面体3、用黑色马克笔画上眼睛嘴巴接着用黑色马克笔画上眼睛嘴巴,用红色马克笔画上腮红,最后将一个剪好的红色蝴蝶结涂上胶水粘在眼睛的上方,完成。方法21、折出粽子的形状首先用绿色正方形彩纸两边对折,将两边再次向外翻折形成印记,换边对折再对折形成印记,展开就是16个小正方形2、折出粽子的四个面细节然后将对角小正方形内部对折,翻面同样操作,将第一排格向下翻折,将其中一角沿中线翻折3、将几个角角角相插接着对边也向下翻折一排格,其中一角同样沿着中线翻折,注意是相反方向,拿出同样操作完的另2个绿色折纸,最后将他们角角相插,变成一个立体的绿色小粽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