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密度与相对密度差别
绝对密度:单位空间实有种群个体的数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密度”。
相对密度:可估计种群密度高低的任何参数,是用来比较不同样地或生物的密度高低的,如:在同一样地上,A种植物的相对密度高于B种植物。
一、绝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种群的实际个体数。
1.总数量调查法:一般用于调查开阔地面上的大型生物个体。
2.取样调查法:常用的有三类,即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去除取样法。样方法以调查生物的种类和具体生境而有所不同,但调查步骤基本一致。首先将调查地段划分为若干样方;然后在调查地段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方。随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利用所有样方的平均数估计种群总数。样方的形状可以多样,但必须有良好的代表性,有主观取样法,机械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等多种方法。样方大小要视研究对象而定。标志重捕法由林可(Lincoln)首先提出,又称林可指数法。用于动物种群调查。N:M=n:mN=Mn/mN为样地中种群个体总数,M为样地中标志个体数。n为重捕个体数,m为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注意事项:标志个体在种群中分布均匀,被捕获概率与未标志者相同;调查期间无迁移和出生死亡;调查期限不宜过长或过短;标志方法合理。去除取样法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的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获取的个体数逐渐降低,逐次捕捉的累计数就逐渐增大,当单位努力的捕捉数为0时,捕获累计数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用于动物种群的调查。例:在一次捕鼠活动中。
二、相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种群的相对数量,只能作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一般用于动物种群数量调查。
1.捕捉法。
2.活动痕迹计数。
3.鸣声计数。
4.单位努力捕获量。
5.毛皮收购记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