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使动用法例句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二)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③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一)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例: 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
4. 千金一刻:
5. 友风而子雨:
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越国以鄙远: (三)形容词意动: 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形。
1. 不耻下问
2. 是古非今
3. 口是心非
4.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5. 厚此薄彼
6. 不远万里 7. 邑人奇之 8. 渔人甚异之 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所以为意动用法。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例: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名词用如状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