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圆周率
祖冲之。
圆周率是没有固定的发明者的,也就是说不是单独某一个人发明,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数学家经过无数次的演算得出。但万物都有最开始的地方,我们从圆周率的最初谈起吧。
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研究中发现:当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圆,这一发现提供了计算圆周率的新途径。阿基米德集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和圆外切正多边形两个方向上同时逐步逼近圆,经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圆周率的值介于223/71和22/7之间的结论。但是由于当时的数学计算条件有限,阿基米德只能反复地利用正多边形来计算,只能取到近似值,是不准确的。
2、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数学家刘徽和王莽分别利用割圆法以及度量衡的手段终于将圆周率推演到3.1416。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祖冲之了,在艰苦地计算之后,终于确定圆周率是一个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的数,这是圆周率跨时代的意义,至此,近千年以后无人打破此记录,祖冲之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3、祖冲之的这一成就,领先了西方约1000年,他取得这一非凡成果,正是基于对刘徽割圆术的继承和发展。至于他是否还使用了其他巧妙的方法,已不得而知。
4、再后来,圆周率越来越贴近现实,全球许许多多伟大的数学家利用分析法在圆形中疯狂分析,终于在1948年英国数学家弗洛森将圆周率推演到808位,当然时代的发展是迅速的,电子计算机的逐渐出现,圆周率终于被确定为无限不循环小数,至今伴随着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很多人都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圆周率在未来能算完吗,其实截至目前为止,圆周率已经被推导致数十万亿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