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脚手架的基本形式有填空
外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外墙外面的脚手架。
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钢管扣件式、碗扣式、门型、方塔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悬吊脚手架等。在建筑施工中要大力推广碗扣式脚手架和门型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属于多立杆式外脚手架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杆配件数量少;装卸方便,利于施工操作;搭设灵活,能搭设高度大;坚固耐用,使用方便。
(1)多立杆式外脚手架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撑、脚手板等组成。其特点是每步架高可根据施工需要灵活布置,取材方便,钢、木、竹等均可应用。 多立杆式脚手架分为双排式和单排式两种形式。双排式沿外墙侧设两排立杆,小横杆两端支承在内外二排立杆上,多、高层房屋均可采用,当房屋高度超过50m时,需专门设计。单排式沿墙外侧仅设一排立杆,其小横杆与大横杆连接,另一端承在墙上,仅适用于荷载较小,高度较低,墙体有一定强度的多层房屋。 扣件式脚手架是由标准的钢管杆件和特制扣件组成的脚手架骨架与脚手板、防护构件、连墙件等组成的,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脚手架。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夯实找平,做好排水处理, 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2)立杆中大横杆步距和小横杆间距可按表选用,最下一层步距可放大到1.8m,便于底层施工人员的通行和运输。 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A)基本构造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是我国参考国外经验自行研制的一种多功能脚手架,其杆件节点处采用碗扣连接,由于碗扣是固定在钢管上的,构件全部轴向连接,力学性能好,其连接可靠,组成的脚手架整体性好,不存在扣件丢失问题。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立杆、横杆、碗扣接头等组成。其基本构造和搭设要求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类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碗扣接头。 碗扣接头是该脚手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由上碗扣、下碗扣、横杆接头和上碗扣的限位销等组成。 上碗扣、上碗扣的限位销按60cm间距设置在钢管立杆之上,其中下碗扣和限位销则直接焊在立杆上。组装时将上碗扣的缺口对准限位销后,把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内,压紧和旋转上碗扣,利用限位销固定上碗扣。碗扣接头可同时连接4根横杆,可以互相垂直或偏转一定角度。 B)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柱横距为1.2m,纵距根据脚手架荷载可为1.2m,1.5m,1.8m;2.4m,步距为1.8m;2.4m。搭设时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第一层立杆应用长1.8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均用3.0m长杆,至顶层再用1.8m和3.0m两种长度找平。高30m以下脚手架垂直度应在1/200以内,高30m以上脚手架垂直度应控制在1/400~1/600,总高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00mm. (2)门型脚手架构造要求 1)门型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元。 2)将基本单元连接起来即构成整片脚手架。 3)门型脚手架的主要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有制动片式。
(3)升降式脚手架主要特点是:
①脚手架不需满搭,只搭设满足施工操作及安全各项要求的高度;
②地面不需做支承脚手架的坚实地基,也不占施工场地;
③脚手架及其上承担的荷载传给与之相连的结构,对这部分结构的强度有一定要求;
④随施工进程,脚手架可随之沿外墙升降,结构施工时由下往上逐层提升,装修施工时由上往下逐层下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