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赏析辛弃疾的摸鱼儿象征手法

赏析辛弃疾的摸鱼儿象征手法

发表时间:2024-08-02 13:21:15 来源:网友投稿

此词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而且融贯全篇,花草零落、美人迟慕,构成总体上的象征性意境,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内心的怨愤。

上片的风雨送春是借物起兴,用残春景象象征抗金形势的动荡多变、前景难料,以及抗金人士试图力挽颓势而徒劳无益;下片的美人失宠是托古喻今,暗喻自己被谗失意的政治遭遇,抒发了袍负成空却无可告诉的怨恨。最后的斜阳烟柳景象,也象征南宋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政局。此词沉郁顿挫,笔致委曲,梁启超评其“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