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底坑了多少三国一流武将,真相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底坑了多少三国一流武将,真相

发表时间:2024-08-06 19:08:45 来源:网友投稿

比如说罗贯中在写书时遵循尊刘贬曹思想,所以一些经典正派人物往往多出现在刘备阵营中。

拿关二爷来说作为忠勇与义气的化身,罗贯中可以说是对他大写特写,甚至担心关羽的英雄事迹太少,为关羽添加一些“辉煌”成就,比如力斩文丑等。

就这样文丑等一些武将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罗贯中的笔下,还有一些武将的功劳不明不白地被罗贯中抢去了。

由于《三国演义》要远比《三国志》影响更大,所以大多数人都误以为罗贯中写的都是历史真事,这不得不说罗贯中把小说写成了一部比二十四史还要有影响力的作品。

华雄是西凉军阀董卓部下都督,可以说是西凉嫡系。作为董卓的统兵大将,华雄必然有自己过人的本领,所以必不是《三国演义》中那般不堪。

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孙坚传》

正史记载的明明白白,是孙坚在讨伐倒行逆施的董卓时,在两军阵战中杀死了华雄。华雄是不是孙坚亲自杀死的这个历史不可考证,但是力斩华雄确实孙坚实打实的功劳。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节选自《三国演义·关羽闻酒斩华雄》

好吧罗贯中就这样用一段精彩的描写把孙坚的功劳给抢走了,然后给了义薄云天的关二爷。

咱们的倒霉鬼华雄死了也不能安生,被人“错杀”一千多年。试问一句有没有人知道华雄是被孙坚杀的?

(二)文丑

文丑是袁绍麾下大将,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实力可见非同寻常。

大家都知道关羽有一个光辉的战绩,那就是诛颜良斩文丑,还都是被二爷秒杀。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三国志·武帝纪》

我们从正规的史书材料可以看出,文丑在追击曹操的途中,中了曹操的设下的诱敌之计,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曹操的在乱阵中斩杀。

文丑应该是被乱兵斩杀,被曹操亲手斩杀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咱们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诛颜良斩文丑”,名震各路诸侯。

关羽与文丑交马不三合,文丑败走,关羽追上前去一刀结果了文丑性命,曹军趁势掩杀,大败袁军。

在《三国演义》中,老罗觉得对关羽的包装不够成功,又给关羽加了一条赫赫战功,这次只不过是把曹操的战功给抢去了,把尊刘贬曹的思想贯彻下去。

当然关二爷即使不靠罗贯中强加给自己的战功,也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绝世武将。老罗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过文丑就比较倒霉了,刚死了好基友颜良,就被老罗拿去给关羽祭旗。

(三)张颌

官渡之战期间,张颌被同僚郭图逼迫,不得已投靠了曹操,后来跟随曹操东征西伐,建立了赫赫功勋,铸就了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美名。

就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同样没有逃脱罗贯中的“毒手”。

在街亭大败马谡,后又率军拒诸葛亮于陈仓,任征西车骑将军。诸葛亮复出兵祁山,率兵与诸葛交战,中箭身亡。《三国志·张颌传》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史书上记载的是张颌追击诸葛亮时,在乱阵之中不幸被流箭射中膝盖,然后失血过多而死。战场上刀剑无眼,张颌的死纯属运气太差,本该是到手的战功,却送了命。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李严运粮不济,发书要诸葛亮回。司马懿见孔明已退,派张颌去追。诸葛亮早有准备,埋伏剑阁。张颌被魏延关兴诱到剑阁埋伏处,进退无路。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其发,将张颌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此地。《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里,老罗不能做出有损自己大写特写的诸葛亮光辉形象的描写,于是把诸葛亮的溃退变为佯装撤退,命令魏延关兴引诱张颌到诸葛亮事前在剑阁设下的伏击圈,然后一代名将张颌瞬间被智圣诸葛亮轻而易举地干掉。

张颌在罗贯中的笔下就这样晚节不保,落得个战败被杀(历史上是乘胜追击),成就了诸葛亮的美名。

(四)周瑜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周瑜的评价。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但是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从上一段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周瑜是操劳过度,因病去世的。周瑜英年早逝,让人嗟叹。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三国演义》

罗贯中也许是嫉妒周瑜的完美形象(玩笑话),在自己所写的《三国演义》中刻意地去抹黑周瑜。

历史上:专一,多智,果断,重义。

演义中:妒忌,多疑,狭隘。

周瑜在历史是因为操劳过度,因病而英年早逝的。但在演义里周瑜是被诸葛亮气的箭疮崩发而死。感觉实在是很搞笑,明明是一位气度恢弘的君子却落得个小肚鸡肠的猥琐形象。

在罗贯中的笔下,这周瑜死的可真是太冤了!

(五)车胄

车胄当时已经贵为扬武校尉,以徐州刺史的身份驻守徐州,可以说是曹操手下较早地统领一方的大将。

按照常理讲曹操唯才是举,作为曹操心腹的车胄应该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将,这样曹操才敢放心让他统领一方。

曹操置扬武校尉、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太祖灭吕布后占有徐州之地,就任命车胄为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左将军刘备因胄傲慢而袭杀胄,据小沛以背太祖。

历史上车胄是被枭雄刘备偷袭所杀,死的倒也是窝囊。

云长曰:“他伏瓮城边待我,去必有失。我有一计可杀车胄:乘夜扮作曹军到徐州,引车胄出迎,袭而杀之。”《三国演义》

似乎罗贯中很喜爱关羽,经常加点战功给他。这次连关羽的大哥刘备也不放过。

在《三国演义》中,车胄被关二爷一刀斩杀,十足的龙套死法。那时我看了影视剧,还纳闷老奸巨猾的曹操居然就派了这么个窝囊废镇守徐州。

现在看来车胄是死在了作者罗贯中笔下,能不窝囊吗?

《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形象刻画的很生动,无不让人击节赞赏。但是历史是残酷的,在小说演义活跃的人物往往在历史上很干瘪,有的甚至不能深究。希望大家能够分的清小说和历史中人物区别。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